在享受互聯網帶來的便利之前,每個人總要先有一個電子郵箱;
郵箱注冊再多,最常用的永遠衹有一個。


早已經不記得爲什麽開始折騰郵箱了,收集各種郵箱後綴時有一種獨特的成就感,令人欲罷不能。熱衷於注冊各種郵箱,最開始還衹是將國內的各種郵箱服務排出一個列表挨個註冊,後來國內的郵箱已經不能滿足,就把眼光轉向了更廣闊的互聯網。

强調隱私保護的郵箱如 ProtonMail、 Tutanota;强調個性的郵箱如 Mail.com 提供各種後綴(@dr.com、 @null.net、 @各種職業.com),總有一款適合你祇不過單是收費的 POP3/IMAP 服務就足夠勸退好奇的探索者;非主流的郵箱如『世界最長的郵箱』,@ 符號後面足足有63個字母遺憾的是已經不再提供免費服務,不能再一睹其風貌;還有各種即用即棄的十分鐘郵箱如 YopMail、 Guerrilla Mail;其他還有匿名郵件、郵件轉發地址等等玩法不再贅述。
折騰久了最後回歸實用性考量,比較了 iCloud 和 Outlook,再考慮到更換到 Windows 8 設備時已經注冊了一個,所以將 Outlook 選爲了主郵箱。沒能用上 iCloud 的 @me.com、 @mac.com,不過 Outlook 倒是趕上了 @hotmail.com、 @live.com、 @outlook.jp 的那段時光。至於爲什麽當時沒有選擇 Gmail,個中緣由應該是不言自明。

出社會后手頭稍微寬裕,使用網絡也更加自由,隔了一年有餘重新研究起電子郵箱。對於提供郵箱服務的各家廠商,好的郵箱名總是有限的;更何況用戶你爭我搶,接觸網絡又晚了那麽些年,總歸難以注冊到除了滿足自己還能拿出來曬給別人看的郵箱名。想要個性——無非就是郵箱名超短、有詞義、或者實現特定組合——那就衹有自己動手一種途徑,而玩郵箱就是玩域名,在過程中學到不少域名的知識。
一開始用的是域名商提供的免費郵件轉發服務,然而在接近一年的時間里沒有意識到可以使用通配符 * 來爲整個域名設置轉發,插曲而已不再多説。衹是一個郵箱地址接收郵件肯定不夠,能接收一定就想發送,正因此終于發現了 Outlook 的短板。 除開 Outlook 郵件過濾設置上的麻煩,雖然允許一個郵箱額外使用九個 Outlook 別名而且每個都能用來發送郵件,但配置到各種郵箱客戶端時都祇能使用配置的那個郵箱名,哪怕你是使用 Microsoft 自家的 Mail for Windows 10、手機上的新版 Outlook、或者 Outlook 2016 都一樣;更重要的是連接其他郵箱賬號時必須設置郵件接收服務器,也就不支持 Mailgun。
於是終于想起好友説的話,“雖然一般在電腦上使用 Gmail 都是網頁版~~(乍一看沒有 UWP App 是不是覺得很不方便?)~~ ,但向你保證一定比其他郵箱服務更好用。”半信半疑打開 Gmail 研究了各項設置,最後果斷決定全面放棄 Outlook 將過往郵件導入 Gmail 完成轉移。 Gmail 的優點無須多言,同一個郵件可以打上不同標簽,功能强大的郵件過濾器,添加郵箱賬號時衹需要 SMTP 服務器不必同時添加 IMAP/POP3 服務器,正好和 Mailgun 配合。當然最重要的還有另一個原因
最終通過 Mailgun 和 Gmail 配合實現了自己的設想:通過完全自定義的郵箱地址發送郵件(當然會不會被當作垃圾郵件不在考慮範圍内);搭配 Gmail 的手機 App,離開電腦和網頁照樣可以使用自己的郵箱地址。到此爲止徹底實現了自己一開始折騰郵箱時的心願:擁有一個能收能發、符合自己喜好的個性郵箱。

本來衹是想拿一個好看的郵箱來裝一裝大佬,沒想到最後實現的時候已經是好幾年后了。流水賬行文至此,既是記錄,也是回顧。最後貼上自己配置的個性郵箱之一,其中意義應該無須解釋(笑)
iDOLM@STER&LoveLive!


附記:
關於 Mailgun 和域名郵箱的詳情,參見另一篇文

在網絡上探索各種可能性的過程中瀏覽了許多前人的經驗,有一些[1]看后很受啓發,少走很多彎路。
在『雖然沒什麽用』這一點上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。

*Just for fun.


  1. 秋水逸冰 - 域名那些事儿 ↩︎